二十四節氣——寒露
時間一眨眼便從豔陽高照的夏天來到了寒風淩冽的季節,半袖裙子剛剛換下,棉衣棉褲就快要上了身,冬天還沒有到來,冷空氣便已經占據了陽光的溫暖,宣誓著寒冷的主權,同時也告訴com香草视频www免费观看寒露的來臨。
寒露節氣的由來
每年的10月8日前後(10月8日~9日),太陽移至黃經195度時為二十四節氣的寒露。“寒露”的意思,是此時期的氣溫比“白露”時更低,地麵的露水更冷,快要凝結成霜了。《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九月節,露氣寒冷,將凝結也。”如果說“白露”節氣標誌著炎熱向涼爽的過度,暑氣尚不曾完全消盡,早晨可見露珠晶瑩閃光。那麽“寒露”節氣則是天氣轉涼的象征,標誌著天氣由涼爽向寒冷過渡,露珠寒光四射,如俗語所說的那樣,“寒露寒露,遍地冷露”。
我國古代將寒露分為三候:“一候鴻雁來賓;二候雀人大水為蛤;三候菊有黃華。”此節氣中鴻雁排成一字或人字形的隊列大舉南遷;深秋天寒,雀鳥都不見了,古人看到海邊突然出現很多蛤蜊,並且貝殼的條紋及顏色與雀鳥很相似,所以便以為是雀鳥變成的;第三候的“菊始黃華”是說在此時菊花已普遍開放。
從氣候學上知,寒露以後,北方冷空氣已有一定勢力,我國大部分地區在冷高壓控製之下,雨季結束。天氣常是晝暖夜涼,晴空萬裏,一派深秋景象。在正常年份,此時10℃的等溫線,已南移到秦嶺淮河一線,長城以北則普遍降到0℃以下,首都北京大部分年份,此時可見初霜。除全年飛雪的青藏高原外,東北和新疆北部地區一般已經開始飄雪了。我國大陸上絕大部分地區雷暴已消失,隻有雲南、四川和貴州局部地區尚可聽到雷聲。華北10月份降水量一般隻有9月降水量的一半或更少,西北地區則隻有幾毫米到20多毫米。幹旱少雨往往給冬小麥的適時播種帶來困難,成為旱地小麥爭取高產的主要限製因子之一。
常年寒露期間,華南雨量亦日趨減少。華南西部多在20毫米上下,東部一般為30至40毫米左右。綿雨甚頻,朝朝暮暮,溟溟霏霏,影響“三秋”生產,成為我國南方大部分地區的一種災害性天氣。伴隨著綿雨的氣候特征是:濕度大,雲量多,日照少,陰天多,霧日亦自此顯著增加。但是,秋綿雨嚴重與否,直接影響“三秋”的進度與質量。為此,一方麵,要利用天氣預報,搶晴天收獲和播種;另一方麵,也要因地製宜,采取深溝高廂等各種有效的耕作措施,減輕濕害,提高播種質量。在高原地區,寒露前後是雪害最嚴重的季節之一,積雪阻塞交通,危害畜牧業生產,應該注意預防。
諺雲:“白露身不露,寒露腳不露。”這句諺語提醒大家:白露節氣一過,穿衣服就不能再赤膊露體;寒露節氣一過,應注重足部保暖。秋冬季交替時節,合理安排秋季衣食住行盡量與氣候變化相適應對於身體健康十分重要。
衣
秋季涼熱交替,氣溫逐漸下降,不要經常赤膊露身以防涼氣侵入體內。“白露身不露寒露腳不露”這是一條很好養身之道。“一場秋雨一場涼”,一个人看的WWW片视频资源要隨著天氣轉涼逐漸增添衣服,但添衣不要太多、太快。俗話說“春捂秋凍”。秋天適度經受些寒冷有利於提高皮膚和鼻粘膜耐寒力,對安度冬季有益。秋天早晚涼意甚濃要多穿些衣服。另外,秋季腹瀉多發季節應特別注意腹部保暖。
食
秋季神經興奮,食欲驟增,要防止過量飲食。要少吃辣味和生冷食物多吃酸性和熱飲和熱軟食物。不吃黴變和不潔食物,避免感染腸道傳染病。中秋之後天氣幹燥易出口渴咽幹唇燥皮膚幹澀等“秋燥病”,應多吃水果,常喝開水綠豆湯、豆漿、牛奶等滿足肌體的需要提高抗燥病力。
深秋體內精氣開始封藏年老體弱之人可對症選擇補品。
住
秋季宜早睡早起,保證睡眠充足。注意勞逸結合。初秋白天氣溫高電扇不宜久吹;深秋寒氣襲人,既要防止受寒感冒,又要經常打開門窗,保持室內空氣新鮮。條件許可情況下,居室及其周圍可種植一些綠葉花卉讓環境充滿生機又可淨化空氣促進身體健康。
行
秋天雖沒有春天那樣春光明媚,生機勃勃,但秋高氣爽遍地金黃另有一番動人景象。到公園湖濱郊野進行適當的體育鍛煉可增強體質。秋遊也一種好的活動形式 既可調節精神又可強身健體。
寒露前後留種地瓜的貯藏方法
在寒露的農事歌中,有“留種地瓜怕凍害”一說,實際上,地瓜的貯藏確實十分困難,民間還有“地瓜好吃難過冬”之說。因此根據各地經驗,打扑克时流出来的白色液体將北方貯藏地瓜種的正確方法總結如下:
一、選好地瓜種的地塊。
要在地勢高燥,土壤疏鬆,耕層深厚,排水良好而又壟作的地塊上選留地瓜種。因這樣的地塊土壤條件好,地瓜生長健壯、抗病、耐貯藏。做種用的地瓜梗要短,結瓜要集中,瓜型具備和符合原品種典型特征。皮色較深,表麵光滑,含水量不過多;瓜重在150克至200克之間。這樣的瓜塊出苗多、出苗齊、出苗壯。
二、田間選株留種。
在無病且混雜較輕的大田內選擇,一般在圓棵甩蔓時,通過目測選擇有本品種特征,生長健壯且無病斑的單株,插上標記,收獲時連株收刨。一般根據種植麵積,選留單株每畝不少於200株。
三、要適時收獲。
在嚴霜前選擇晴暖天氣收獲,否則會降低地瓜種的抗病和貯藏能力。地瓜是喜溫作物,留做貯藏的地瓜種,要在5厘米土溫穩定在10度時收獲為宜。特別是9、10月份氣溫變化較大,為了防止地瓜種遭受凍害,必須按天氣變化適時起收。收獲時深挖、細揀、輕放,防止和避免挖份、拋份等。裝筐後托運,須要輕裝、輕運、輕放。直接入窖貯藏。盡量減少碰傷瓜塊機會。最好是選擇上午收獲,在田間曬一下,當天下午入窖,以防受凍害。
四、搞好安全貯藏。
1、地瓜種與食用地瓜、土豆一定要分貯,這樣既可避免食用地瓜、土豆病害感染地瓜種,又可解決在貯藏期間滿足土豆溫度要求而地瓜種受凍害或滿足地瓜種溫度要求而土豆傷熱的矛盾。
2、貯藏和保管地瓜種的地方環境要潔淨、幹燥,所以要選擇在地勢高又避風向陽的地方挖地,瓜種窖。如用舊窖,要刮去舊土,露出新土,或用濃石灰水噴灑,或用硫磺熏蒸等方法進行消毒,防止地瓜種入窖後感染病害。窖底要墊一層幹沙,四周放上幹草,防止瓜種受潮濕。
3、入窖前對地瓜種必須進行嚴格認真挑選,因在貯藏期間,地瓜常因黑斑病和軟腐病而腐爛。所以要選貯無破損、無受凍、無爛頂、無病蟲害侵染的種薯。同時要求地瓜種色正,大小適中,具備該品種典型性。
4、初入窖同時瓜種呼吸作用很強,放出大量的熱,瓜種堆在一起,熱量散放很慢,可以打開窖門,適當通風。當窖溫降至12度左右時,封閉窖門。窖門溫度要保持在1l至15度之間,不能低於1l度,高於18度,以防受凍或發芽。要做到隨時挑出染病和腐爛瓜塊。
雖說“春捂秋凍”,但也要記得適時添加衣物哦。